用爱共谱“两岸一家亲”!来看这场“客家味”婚礼背后的故事
互献鲜花、用爱喝交杯酒、共谱故事抛五福果、两岸礼背九游行执手礼……25日晚,家亲由市委台港澳办主办的看场客第八届“两岸一家亲——梅台婚配夫妻婚庆”活动在梅城举行,梅台婚配夫妻代表重温客家传统拜堂仪式,味婚在一场朴素而又浪漫的用爱婚庆活动中奏响爱的交响曲,共谱“两岸一家亲”。共谱故事
一场情意浓浓的“客家味”婚礼
礼花装点着草坪,活动现场氛围感拉满,家亲蒙蒙细雨助阵,看场客更添浪漫气氛。味婚九游这是用爱市委台港澳办为我市梅台婚配夫妻精心策划的一场集体草坪“婚礼”。
伴随着喜庆悠扬的共谱故事弦乐,7位身着旗袍的两岸礼背客家“新娘”面带甜蜜笑容,各自挽着同样盛装出席的台湾“姑爷”缓缓登台,体验了客家传统拜堂仪式,并集体宣读结婚誓词。随后,夫妻在在场嘉宾和家属朋友的声声祝福中互献鲜花、喝合卺酒、抛五福果、行执手礼,重温了当初走进婚姻生活的幸福一刻。
“氛围特别好,仪式特别又有意义,一下子把我们的记忆拉回了刚结婚时的那种憧憬,特别感动。”回答记者问题时,梅台婚配夫妻代表刘彦显与妻子李燕双手紧紧相牵,不时相视而笑,脸上的甜蜜“藏不住”。记者留意到,仪式结束后,在场梅台婚配夫妻代表依然沉浸在温馨的氛围中,不时拿起手机,定格幸福瞬间。
两岸姻缘,万代相承。“两岸一家亲——梅台婚配夫妻婚庆”活动举办至今已有八届,为我市紧密联系台胞、台商,维护两岸关系起到重要的牵桥搭线作用。据了解,梅州是广东省涉台婚姻登记人数最多的市,从1988年海峡两岸通婚以来,我市共办理涉台婚姻登记9000多对。
以情促融延续“跨海峡”缘分
以爱之名,以情促融。梅台婚配夫妻常年往来于梅州与台湾,在促进两地经济、文化的互通互融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他们也用爱的方式延续着两地跨越海峡的缘分。
梅台婚配夫妻互献鲜花。
“我是2007年来到梅州五华工作,还记得当时梅州跟台湾没有直航,只能从五华搭乘大巴到深圳,再从深圳搭乘中巴到香港机场飞台湾。而我与妻子就是在一趟五华到深圳的大巴上遇见的,当时她就坐在我的身旁。”回忆起与妻子相遇时的场景,刘彦显稍显兴奋。他告诉记者,妻子是地道的梅州五华客家“细妹”,与妻子的相识相知,让他对梅州有了留恋和牵挂,坚定了留下来的心思。在梅15年,刘彦显见证了梅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常居台湾的妻子则带着客家文化跨越了海峡,“我们时常会带台湾的家人朋友过来梅州游玩,向他们宣传大陆的惠台政策,让他们实地了解大陆的繁荣,感受大陆对台湾年轻人的用心。”刘彦显说。
梅台婚配夫妻喝合卺酒。
客家“新娘”潘秋雁与其先生李昭文的梅台缘分,则始于一次“相亲”。潘秋雁告诉记者,她的先生李昭文虽在台北出生长大,但祖籍在梅县雁洋。“我们是2002年认识的,当时我先生回家乡,因两家亲戚之间相识介绍,促成了一次‘相亲’,我们的缘分也就此结下来了。”潘秋雁说,结婚20年来,她与丈夫相濡以沫,利用二人“两地跑”的优势,时常向彼此的家人朋友分享在梅台两地的见闻,拉近了距离。“结婚之前,我们是同胞,因为爱情,我们成了家人,家庭、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交融,心也越来越近。”潘秋雁有感而发。
作为此次“婚礼”证婚人的市委台港澳办主任邓志兴表示,梅州和台湾两地人缘相亲,同文同种,两地交流有良好的人文基础。大陆新娘们远嫁台湾,相夫教子,在稳定家庭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维护两岸关系,促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字:梅州日报记者 林婉萍
图片:梅州日报记者 林翔
编辑:李舒宇
- ·广东省红十字会捐献管理中心揭牌成立
- ·学青会丨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成功举办观察
- ·我市已有35家单位认捐“好人好报”332份
- ·朱会东主持召开全市主题教育专项行动暨整改整治工作推进会
- ·中国篮协官网更新:17岁华裔小将朱正已成功登记注册
- ·我市召开市六届人大第三次、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督办会
- ·我市举办“党课开讲啦”微党课大赛暨“党员教育十佳好讲师”评选活动决赛
- ·欧派科技贵港生产基地项目奠基仪式在港北区举行
- ·广清城际铁路北延线定于12月28日开通
- ·全国首届学青会开幕式11月5日举行
- ·市妇联获评清廉广西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公开组)篮球女子18岁以下组比赛进入第三个比赛日
- ·广东全部市县(区)均已发布森林火险红色预警信号!注意防范!
- ·前三季度全市“菜篮子”“果盘子”市场供应充足
- ·首届学青会值得期待的五大看点
- ·让青春之火点亮奋进之路——首届学青会火炬传递活动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