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淘书边“睇戏”,“南国戏剧现场”亮相书香节

时间:2025-01-07 20:13:37 来源:时讯视界

  2024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在广州琶洲开幕。图为市民在品牌出版社区域驻足阅读。边淘南方日报记者 梁钜聪 仇敏业 摄

  2024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在广州琶洲开幕。书边书香九游图为市民在品牌出版社区域驻足阅读。南国南方日报记者 梁钜聪 仇敏业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杨逸 戴雪晴 洪钰敏 见习记者/赵媛媛 实习生/彭伊凡 王敬淇)“品味岭南书香,戏剧现场阅见文明之光!亮相”8月16日,睇戏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的边淘“2024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开幕。

  本届南国书香节主会场面积约4万平方米,书边书香共有70多家优秀出版机构参展,南国展销各类出版物、戏剧现场文创产品30余万种,亮相还设立521个分会场,睇戏举办2000多场重点活动,边淘均创历史新高。书边书香

  南国书香节甫一开展,便有大批慕名而来的市民涌入场馆。不少人还拖着行李箱,早早来到现场,品尝这场阅读盛宴的“头啖汤”。

  “我想带孩子来这里感受阅读氛围,找到更多科普类的好书。”甘女士与就读二年级的孩子一起徜徉在图书的海洋里。

  “这里文学、社科、艺术等图书应有尽有,布置也很有特色。”首次来到南国书香节的信女士说。

  首日活动精彩纷呈,著名作家麦家、周国平携新作现身南国书香节,九游主会场还发布了第六届“全民阅读·书店之选”十佳作品。

  羊城书展阅见诗与远方板块以广州地标、人物为切入点,结合人物与广州的历史、建筑之间的关系,用上百种原创设计的广州主题系列文创产品以及出版广州系列主题书籍,向广大市民读者呈现更加生动的广州,并集合和推荐多位与羊城有渊源的重要人物传记,打造“可以捧在手里的广州”“会讲故事的广州”。

  当日,多个特色场馆的开馆活动人气旺盛。新疆主宾省馆开馆仪式上,从新疆远道而来的演员们载歌载舞,激情四射。展馆布置的山水风光、“名胜古迹”,为广大市民带来“大美新疆”的别样风情。

  “这次新疆馆的特色活动,让我倍感亲切。”在新疆出生的刘先生翻开一本新疆儿童手绘本,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来自新疆出版单位的1300多种精品图书,成为今年南国书香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巴黎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法国主宾国馆就为羊城读者与法国文学带来浪漫“邂逅”。现场设有“傅雷翻译出版奖”文化墙,展示历届获奖作品。同时,该展馆还引入100多种法语图书,全面展示法国文化风情。

  书香节期间,法国馆还将从文学、交流、美食、艺术、旅游等五个维度,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现场一位侨居大湾区的法国友人,也对即将举办的“Bonjour!大湾区”交流分享会充满期待,“希望能与更多朋友分享我和湾区的故事”。

  一边淘书、一边“睇戏”,也成为今年南国书香节的另类享受。在展区“南国戏剧现场”,各色海报围成环形剧场,经典台词做成特色屏风,将游客一下子带入文艺又浪漫的戏剧世界。

  广东省特色演艺品牌“友谊剧院戏剧季”将带来“戏久弥新”“戏映芳华”等多个特色板块,戏剧文学原著、戏剧文化读物、戏剧精品文创同场展出,为观众开启一场跨越文学与戏剧的奇妙对话。

  “南国戏剧现场”负责人孙亚玲介绍,读书会、读剧会、戏剧演出、演读音乐会、表演工作坊等艺术活动将在书香节期间陆续上演,活动强调戏剧性和现场性,相信将为大家带来难忘的阅读体验。

  聚焦

  麦家:文学托举了我的人生

  8月16日,著名作家、花城文学院联席院长麦家携新书《人间信》做客2024南国书香节主会场,以“人生就是解密的过程”为题,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花城文学院联席院长陈晓明,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畅谈近年来的创作心得。

  从写日记起步的小说家

  陈晓明坦言,在阅读麦家的新作《人间信》时,他曾多次落泪。“麦家的叙述自然而朴素,殊不知这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非常有张力,可谓是作家的大手笔,他是用他的肉身在写作。”

  谢有顺则认为,麦家的写作路径与大部分作家不太一样,大部分作家都是先写个体经验,再慢慢扩展,让个人通往世界与社会,而麦家从一开始就在写遥远的、虚构的故事,如今通过《人间信》,麦家回到个体经验的写作中,非常独特。

  麦家透露,他是从一个柴火间的缝隙里找到“人生之书”的,那是一部由曲波创作的《林海雪原》。在物质贫瘠的年代,麦家反反复复阅读这本书。“从阅读到背诵,再到抄写,它让我在整整一年中都拥有饱满的精神状态。时隔多年,它仍存在于我的记忆深处,如果让我选出几本书,这应该是第一本。正是拥有这本书,我的心里才装下了外面的世界,才走向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宇宙。”

  “写日记,就是我最初的创作。”麦家回忆起12岁的时候,家中十分贫穷。偶然间,他收到了一本笔记本,如获至宝。在夜里不太舍得用电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将自己每一天的经历写入日记,一写就是二十多年。这一本本日记就像一叶叶小船,将他托举起来,让他的内心真正有了依靠。“那时我还很年轻,是现在三分之一的年纪,无名无姓,没有什么作品,只有一个爱好,每天看小说,读诗歌,自己也写一点。”

  渐渐地,麦家开始把创作小说也纳入了自己的写作计划,从而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最终写出了《解密》《风声》等一系列蜚声海内外的作品。“文学是我生命中的一次召唤,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角色,不是一个爱好,也不是一个习惯,它跟我血脉相连,心气相投,陪伴我成长,陪伴我一生。”

  热爱文学不因名利与虚荣

  麦家提到,40年来,他在文学圈里,就像是孙悟空在翻跟斗,一直在不停地翻。“我把生命交给了文学,文学也给了我尊严,我们构成了互相关爱的关系。我可以坦坦荡荡地说,自己是真的爱文学,不因名利和虚荣。”

  “我把自己最满意的《人间信》交给了花城出版社。”恰逢《花城》杂志创刊45周年,作为花城文学院的联席院长,麦家表示,多年以来,不管是《花城》杂志,还是花城出版社,它们不仅充当了作者的“桥头堡”,还属于广大的读者。

  “花城出版社与《花城》杂志立足广州,毗邻港澳,承担了更重要、更艰巨的任务,就是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这项工作大有可为。”在麦家看来,文学向来拥有沟通人心的桥梁作用。譬如,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许多爱看小说的读者心中都会装着一幅世界地图,“在我还没有出过国的时候,我已从小说中欣赏到了伏尔加河、莱茵河河畔的景色,这些想象,都是建立在文学之上的”。

  活动现场,麦家还与小读者互动,支招作文写作,他表示,写好作文需要注意观察,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甚至季节的更替、一个花蕊是怎么变成一朵花。把这种观察到的细节写出来,就会是一篇好作文。“可能的话,你要在生活中学习和观察,要当小小的观察家。”

  周国平:写中国读者容易读进去的哲学书

  8月16日晚,哲学家、作家、学者周国平亮相2024南国书香节主会场,举行新书《西方哲学史讲义》的作品分享暨读者见面会。周国平讲述了写作《西方哲学史讲义》的初衷和定位,还分享了自己如何走上哲学研究道路的人生经历。

  爱上哲学是一个必然

  分享会一开始,周国平便分享了自己走上哲学研究这条路的“前因后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从读大学的时候,我的专业就是哲学,但我总是觉得,哲学成为我的专业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但我会成为一个哲学爱好者,则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周国平坦言,自己在17岁之前还不知道哲学是什么,到了文理科分流时,既喜欢数学又喜欢文学的他哪边都不愿放弃。在那时的他看来,学习哲学就可以“文理兼修”。带着这样真诚朴实的心态,周国平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阅读了大量哲学著作之后,才真正明白哲学是什么,他总结自己走进哲学的经历:“误进了哲学的门,走对了哲学的路。”

  在大学期间,周国平一直广泛涉猎,写作类型也很多样。“我是哲学专业的,但是我在大学读了很多文学著作,读了很多小说。除了学术论文之外,我一度写了很多哲学散文。”在书海游历一圈下来,周国平得出结论:“我最爱的还是哲学。”

  周国平引用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话:“先贤们,他们聚会的殿堂只有一个,就是现代。”哲学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用文字和思想与每个时代的读者产生共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是哪个年代的一点都不重要,他们都是我的朋友,可以和我谈心的朋友。”他说。

  被问到现代人要怎么解决孤独问题,周国平的回答也与之相似:“孤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你找不到知心朋友,我们不妨把交往的范围看得更广一些,有一种交往是超越空间和时间限制的,那就是阅读。如果你孤独,不妨在阅读中寻找朋友,去和人类历史上优秀的灵魂交朋友。”

  “我写学术著作也不喜欢板着脸来写”

  关于《西方哲学史讲义》这本书,周国平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初衷和定位。他表示,自己的创作初衷是向内的,书籍的定位则是向外的:“写作这本书是给我这么多年的学习和思考,找一个安放的地方。而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哲学爱好者,写给众多哲学爱好者的书”。

  “我写学术著作也不喜欢板着脸来写。”谈到自己对于哲学写作的态度,周国平坚持,既要把哲学家的思想讲得透彻,也要把书写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要写就写一本中国读者更容易读得进去的哲学书。

  周国平一贯注重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在接受采访时,对于年轻人深受“精神内耗”困扰的问题,周国平也给出了“哲学药方”:“哲学可以让你看开一些事情,不受负面情绪的支配,一个人最容易发生精神内耗的情况是坐井观天,哲学却能让你从那个局部里跳出来。”

  南方日报记者 戴雪晴 刘炜茗 实习生 王敬淇 

  统筹:李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