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经验要真学真用、活学活用、善学善用丨一号文件系列评①
▲点击图片进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题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做法引发中国农村改革燎原之火一样,丨号又一“三农”领域源于地方的文件实践经验上升为中央决策部署,再次证明,系列地方探索、评①基层创造始终是千万工程改革最为厚实的土壤、最具活力的经验源泉。
“千万工程”,真学真用是活学活用AG超玩会入口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善学善用迭代升级,丨号全面提升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城乡融合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范例。“千万工程”经验,集中体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坚持以系统观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大兴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坚持强基固本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等。
“千万工程”,经历了时间考验,迄今已有20多年,仍在砥砺前行、走向纵深,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性;经历了实践检验,落地生根、繁华绽放,使浙江成为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正在高水平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经过反复历练,不断优化调整、精益求精、臻于完善,为全国其他地方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了样板、树立了标杆。事实上,“千万工程”经验已经推广到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结出了不少丰硕的果实。此次“千万工程”经验成为中央一号文件的题眼,各地学习的深度、广度、效度、温度必将全面提升、实现飞跃。
要注重政治引领,在真学真用上下功夫。“千万工程”经验中蕴含着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是对解决“三农”问题规律性认识和科学性把握的重大成果。要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做到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行,将“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强大真理力量转化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实践动能。
要注重因地制宜,在活学活用上下功夫。“千万工程”源于浙江、成于浙江,但全国各地乡村发展水平与浙江毕竟千差万别。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绝不可照搬照抄、复制粘贴。要把握实质、掌握精髓,既要看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原点”,也要看到通过“两山理论”等将绿水青山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点”,从而牢牢将乡村产业发展作为“核心点”。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能超越自身承载能力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能到处拷贝“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搞千篇一律、千村一面。
要注重守正创新,在善学善用上下功夫。“千万工程”既有立足基础、传承传统的一面,也有面向未来、求新求变的一面。对于各地来说,乡村振兴同样需要顺时顺势、守正创新,让长板更长、短板更短、潜力板更突出,在善学善用中善作善成。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政策上保持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根据情况变化进行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优化调整。比如强调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在大面积提高单产上。生态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面积增加已经出现天花板,现在更重要的,是通过良种、良技、良机、良法、良艺、良地等一体推进,做好藏粮于地的绣花功夫。
广东正在深入推进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就是对“千万工程”经验的真学真用、活学活用、善学善用。相信,通过强县促镇带村的组合拳,“百千万工程”将通过打通县镇村的纵向经脉,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横向梗阻,进而以“头号工程”的力度真正补齐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
【作者】特约评论员付伟,系民建中央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政协委员
【来源】南方农村报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
- ·射击世界杯总决赛落幕 中国队5金3铜收官
- ·李向明已任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此前为广师大党委副书记
- ·本网正在直播在线访谈 人民银行篇
- ·《年报》发布!全国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总量同比下降4.9%
- ·2024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
- ·今日15点 刘守培市长做客北纬直播室 敬请关注
- ·正视差距 努力提升教学和管理水平
- ·藏学堂村落:一个岭南古村落的新生
- ·“新征程·新跨越”主题书画作品展开展
- ·第136届广交会广州交易团参展企业数创新高 新质生产力企业达336家
- ·“一对一”倾情帮扶 摘“穷帽”信心百倍
- ·名额有限,先到先患上!农技达人“英才磨炼营”报名开始啦
- ·李向明已任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此前为广师大党委副书记
- ·石棉县美罗乡果农种植冬枣喜获丰收
- ·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