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板凳要坐十年冷” 广东释放哪些科创新信号?
“我们要重点支持‘板凳宁坐十年冷’式的强调基础科学研究。”
在8月6日举行的板凳《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吴世文用一句“老话”再次言明广东力挺基础研究的坐年AG超玩会入口鲜明态度。
表态之外,冷广是东释广东的具体行动:7月31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放科《条例》将在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创新其中大篇幅提及基础研究,信号以法定形式明确提出支持基础研究的强调AG超玩会入口多项措施。
强调“板凳要坐十年冷”,板凳折射的坐年正是广东对基础科学研究“长周期”特点的认识。去年,冷广广东全省科技研发经费投入达4600亿元,东释居全国首位。放科然而,创新广东越是站在科创前沿,越能感受到“未来已来”的紧迫感:扭转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不仅要着眼当下快速起步,更要耐得住寂寞,从基础研究寻找突破。
不过,基础研究往往“十年磨一剑”才能初见效果。面对风险未知、成果待定,时间漫长的基础科学研究,如何作出具有前瞻性的准确评价至关重要。
《条例》提出:广东应当建立基础研究项目资助体系。并将“健全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长周期评价制度,强化对基础研究人才的稳定支持”作为破题的关键。
就在今年5月,广东设立首批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的同时,也开展了基础学科稳定支持方式和长周期评价机制探索:对获批的广东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项目资助周期采用“5+5”模式:在资助实施5年后进行评估,再根据实施情况,决定是否再予以5年接续支持。
用更远的眼光、更长的耐心看待和支持基础科学项目,健全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长周期评价制度,以更长的周期评判基础研究成效。这正是广东在历经多年科研探索后,对基础研究的新认识。
鼓励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长机制”和“硬支撑”。难度大、风险高、周期长正是基础研究的普遍特征,这也是不少颠覆性、超前研究经常得不到持续支持而中断的原因。
因此,如何对基础研究形成“稳定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此次《条例》以立法形式明确:广东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基础研究的比例应当不低于三分之一。以此从“根”上确保基础研究的资金来源。
而对基础研究优势突出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条例》明确在给予长期、稳定支持之外,更要留足自主创新的空间:允许上述机构自主选题、自行组织、自主使用经费开展科学研究。与此同时,还提出建立多渠道选题和快速立项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围绕非共识、新兴和交叉学科等方向进行自由探索。支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建立完善薪酬激励制度,鼓励和吸引科技人员开展基础研究。用机制创新破除基础研究“堵点”,为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松绑”。
面对未知,敢为人先的精神赋予广东“甘坐冷板凳”的勇气。以新提质,锚定未来,更需要不畏浮云的超然远见。在基础研究上久久为功,在打造新发展空间中率先谋求战略主动,这是广东在科技创新领域释放出的新信号,也是“经济第一大省”广东肩负的历史使命。
(总台记者 林铭浩 孙冰)
- ·我国科研人员发布可让蛋白质“定向进化”的大模型
- ·时政简讯(3月22日)
- ·港南区:建好养好农村道路 创新交通物流体系
-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右岸3号机组一次性开机成功
- ·老司机“翻车”了!海关查获违规携带的雪茄122支
- ·“潮音·2023新民歌挑战赛”等你来报名!
- ·广西工业振兴特派员驻贵港市工作队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助推园区经济发展
- ·我市举办第六届公益花坛葬活动
- ·国内首条跨境电商低空物流跨城航线落地穗莞
- ·市纪委监委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 ·港南区:建好养好农村道路 创新交通物流体系
- ·【聚焦市两会·代表通道】人大代表余铖武:办好教育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 ·中国与泰国将举行“蓝色突击
- ·贵港第500例器官捐献志愿者捐献器官 将使5名患者重获新生、2名患者重见光明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贵港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 ·贵港日报4件作品荣获第35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网络)新闻一等奖
- ·注意防寒保暖!广东共82个寒冷预警信号生效中
- ·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召开
- ·贵港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表决方式的决定
- ·【聚焦市两会·委员通道】政协委员刘桓铭:深入推进产业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市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月背样品、智能光芯片等入选
- ·【聚焦市两会·委员通道】政协委员杨万山:奋力打造木业千亿元产业群
- ·我市开展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插手工程项目谋私贪腐问题专项整治
- ·全市争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推进会暨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
- ·世预赛国足0比1不敌沙特队
- ·全市争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推进会暨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