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日报全媒体报道丰顺的广美学生乐做羊城“花花补丁”故事
5月2日《梅州日报》头版报道
近日,花花补丁一篇《7万人,梅州被广州街头这朵小花治愈了》的日报九游文章刷屏网络。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大五学生罗盛天化身城市“魔法师”和“园丁”,全媒用艺术给破损的体报墙面、石阶做“补丁”,道丰引来网友纷纷点赞。广美故事记者近日电话采访了这个来自我市丰顺的学生“园丁”。
城市破损处种上了可爱“小花”
记者在罗盛天提供的图片中看到,广州大学城南亭村、花花补丁校园里等地小小的梅州九游台阶缺角处,一朵粉红色的日报“小花”安静地长在了一小片绿色“草地”上。郁金香、全媒虞美人、体报金丝菊……小花不大,道丰但和旁边的水泥对比下却异常显眼,非常俏皮可爱。
罗盛天告诉记者,这些修补裂缝和缺角的小花,主要是由一种软材料——羊毛毡制成。“南亭村是我日常经过的地方,但村里的巷子都很狭窄,村屋外墙有些破损,有时骑车经过会不小心蹭到擦破皮。”谈及给破损的角落打“补丁”的初衷,罗盛天的想法很简单,既是防止剐蹭,又是想为城市“美容”,“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城市每个破损的小角落都可以是美的”。刚开始的时候,他只是想用羊毛毡“修旧如旧”破损墙角,在操作过程中受到师长的启发,发觉还可以种上一些有趣“小花”,让裂缝有美丽的“新生”。于是,今年4月初,罗盛天开始尝试用羊毛毡制作出不同的小花,并“种植草地”和小花进行搭配。“先在破损处涂上一些胶水,再用超轻黏土把缺口补上。”罗盛天介绍道,“种植草地”用的是羊毛毡的湿毡法,通过水洗让羊毛结成一块,像布一样铺在超轻黏土上,再用戳针慢慢把湿毡片与轻黏土粘牢。“草地”种植完成后,再把羊毛毡做成的小花通过戳针牢牢固定在草地上,大概做一朵小花需要半个小时。
“花花补丁项目”给城市传递更多温暖
罗盛天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小花竟然在网络上走红,收获了近10万点赞和一群粉丝。“小花侠”的名号不胫而走。据罗盛天介绍,目前这样的小花“补丁”已经有20多处,还得到了商店老板、社区工作人员、同学、房东的支持和肯定。
“刚开始只是作为我毕业作品的一部分,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加入进来,我也就有了一个关于‘花花补丁项目’的计划。”于是, 罗盛天在微信、小红书发布了开启“花花补丁项目”的想法,没想到得到许多网友响应。“本来我是想免费提供制作材料的,后面发现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作为大学生的我还没太多经费,所以我改成在网络平台发教程和所需材料,鼓励‘小花侠’们自己动手做,再寻找需要’种植’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爱护生活的城市,让‘小花’开到更多的地方,传递更多的温暖和正能量。”罗盛天欣喜地告诉记者,目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花侠”已有上百人,越来越多人开始加入“城市修补”队列当中,他甚至还收获了一批海外粉丝。前几天,已有“小花侠”在意大利街头种下了第一朵“花”,这也更鼓舞了他继续扩大项目的信心。
发挥所长为梅州发展贡献青年之力
作为土生土长的梅州人,罗盛天也一直关注家乡的城乡发展。“我初中、高中都是在东山中学就读,以前放假比较喜欢去江北老街逛,我觉得这条有历史底蕴的老街,也很适合‘种’上点小花,这美丽的‘补丁’既能装点街道,也能温暖人心,而梅州老旧小区较多,这个项目也很适合在梅州大范围进行复制推广。”罗盛天说,目前梅州已有一些“小花侠”加入,接下来他将尽自己所能帮助指导梅州的“小花侠”发展壮大,为梅州的城市建设增添一抹绿意与温暖,为梅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即将到来的“五四”青年节,罗盛天也与广大梅州青年共勉:“我觉得年轻人大多都是充满激情的,大家可以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发挥自己所长多开展公益活动,做些有意义的事,只要有心也可以为梅州发展贡献自己的青年之力。”
梅州日报记者:朱庆强 吴海清
通讯员:叶孜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罗欢欢
- ·我国首口海上CCUS井在珠江口盆地海域开钻 预计4月试注运行
- ·我国修法加强对国境卫生检疫涉及的商业秘密、个人信息等合法权益保护
- ·姜家大院 清代豪宅的百年兴衰(上)
- ·“三夏”生产观察:智能农机、“链”式服务、节水抗旱
- ·广东10亿元省级驻镇帮镇扶村落资金,已经下发到这些县(市、区)
- ·开展安全检查 加强监管力度
- ·人大代表“做媒”企业送技术进村
- ·赣深高铁助河源经济更“活”更“火”
- ·一指标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 !生物医药“黄埔军团”加速崛起
- ·强化食品安全 监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 ·师生相逢在“云端”上的课堂
- ·泰国正式申请加入金砖国家
- ·惠州回应“30多名男子被女友诱导买房”:共有15名女销售参与
- ·防患于未然 平安过春节
- ·释放政策红利 助力企业发展
- ·夹金山中何所有 宝藏兴焉多异兽(上)